傳統教育、自我懷疑與經濟困擾:粉絲諮詢的問題分析
1. 對現在的工作和自我感到不滿意 2. 對自己缺乏自信和對技能的不滿 3. 希望通過學習新技能提高自己的價值 4. 希望實現「邊工作邊旅行」的生活方式 5. 心理曖昧,因經濟能力不足、家人擔心等因素而無法任性做出決定 6. 因沒有受過大學教育而對自己的能力有疑慮 7. 希望通過諮詢得到幫助,明確現況並找到平衡點
2023.02.13

圖片左邊是我開放給粉絲填寫的免費諮詢表單,其中一項問題是:「為什麼想參加免費諮詢?」,希望粉絲從幾個角度思考看看,包括「滿不滿意現在的生活、心中理想的生活會是什麼樣貌、希望這場諮詢能幫助他改變什麼。」
而左圖中我用橘框框出來的部分,就是粉絲填寫的內容。
圖片右邊不是重點,只是順便分享我透過AI整理出重點資訊而已。
以下是我多次進行AI詠唱後獲得的重點:
- 對現在的工作和自我感到不滿意
- 對自己缺乏自信和對技能的不滿
- 希望通過學習新技能提高自己的價值
- 希望實現「邊工作邊旅行」的生活方式
- 心理曖昧,因經濟能力不足、家人擔心等因素而無法任性做出決定
- 因沒有受過大學教育而對自己的能力有疑慮
- 希望通過諮詢得到幫助,明確現況並找到平衡點
我還沒有跟這位粉絲諮詢過,因為2月目前的諮詢都全數排滿了我還有20幾場要諮詢,所以很可能排到3月4月後,但他的問題我認為是非常多的人都會遇到的困擾,包括過去的我自己也是,所以想特別分享出來,但我不會公開這位粉絲是誰,這是隱私,除非他自己有意願。
我把上面的問題重新消化成幾個重點觀念來跟大家分享。
- 傳統教育對於個人心理狀態及經濟狀況的影響。
- 經濟能力不足、家人擔心該怎麼辦。
- 有自己的目標,但不斷自我懷疑該怎麼辦。
傳統教育對於個人心理狀態及經濟狀況的影響
第一個問題是傳統教育對於個人心理狀態及經濟狀況的影響。
如果你想做的工作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需要有學歷或證照才能從事,那麼沒有別條路,除非移民,不然你就是必須完成學歷跟證照。
但如果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事情簡單多了,你只需要兩項東西就能開始工作。
「專業能力 + 客戶」,就這些而已。
這個社會時常在發生的就是「羊群效應」,羊群效應大概可以用從眾心理來解釋,是指人很容易受到多數人的思想或行動而影響自己的選擇。
大多數人在求學階段其實完全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有極大多數的人會待在現有的學校跟科系,就只是因為「分數跟好到這」、「父母替我選擇」。
在完全沒有學習動機的條件下,學習並不是念大學或碩士的主要目的,反之「拿到畢業證書」則莫名的變成了重點。
但這完全本末倒置,除了讓你的求學之路走的不踏實以外,更是大大的降低了自己的「抗風險性」。
(什麼是抗風險性,在我的一對一諮詢中都會提到,這邊就先跳過,不然文章篇幅會無限上綱)
這邊想分享一個小故事,在我過去的文章中曾經分享過,我的經歷是:
「自由接案 - 公司 - 自由接案」
在我人生的第一間公司,曾問過我的主管以及技術長。
(兩位都是我很敬佩是很強大的人。)
我說:「在面試時很多公司都會問,但為什麼你們卻不會特別問我的學歷?」
他們說:「因為你有除了學歷以外的東西。」
大多數的公司面對一個社會新鮮人,通常不會抱有他有「很多作品、很多經驗」的期待,所以會直接單刀直入的從「學歷」開始問起,但這並不代表學歷特別重要,而是你除了學歷以外並沒有其他能夠提供他們面試時參考的東西,以及他們除了你的學歷以外,不知道還能夠問什麼。
當大家在面試時都被問到了學歷,就會產生好像面試時只有學歷才是最重要的思想,當大多數人都在討論相同話題時,最終就會產生羊群效益,讓大家開始認為「學歷」是進入一間公司的關鍵要素。
但我已經身體力行的走過,用自己做為例子,學歷並不是最最重要的事,因為不管哪個階段的公司,一間公司的成長靠的是一群人的努力,基於大家的能力來創造價值,而不是大家的學歷。
在2020時我就在粉專分享過我對於學歷的看法,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
(但FB粉專已停更,目前主要在個人FB、部落格、IG上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russ....../posts/171755814414882
來快速Recap一下:
- 有大學學歷僅是代表你確實花了4年或5年時間待在學校,但並不代表你確實擁有這些能力。
- 除了法律明文規定的職業外,學歷並不是影響你創造價值的關鍵因素。
- 多數人被問到學歷,是因為他們除了學歷以外沒有其他東西能讓面試官參考。
經濟能力不足家人擔心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會深深的影響到一個人的身心狀態,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花一段時間,但處理的邏輯並不複雜。
家人的擔心來自於「看不出來你能夠好好的照顧自己」,所以當你能夠好好的照顧自己時,基本上也就能消除家人的擔心了。
而通常最擔心的就是你的選擇是不是好的、適合你自己的,再來是經濟狀況「能不能養活自己」。
要養活自己最簡單的就是賺取能夠負擔自己生活的收入,而賺錢則是基於提升能力跟創造價值。
這個部分我在免費諮詢時也會分享到:
- 錢是什麼?
所謂的「工作」其實就是「價值交付」,你幫別人完成無法完成,或是不想完成的事情,而他則透過「錢」做為載體,當成價值交換的依據。 簡單來說「錢」就是價值交換後的產物。 - 工作、學習、生活之間的平衡
這裡會提到兩個重要觀念:
- 「上班」是以大博小,而「學習」是以小搏大,這也是為什麼學習能讓人變有錢,而有錢人通常都不間斷的持續學習。
- 新富足的觀念,讓你不會盲目的賺錢,而是釋放出大量的時間學習,讓錢愈賺愈輕鬆。
當你知道錢是什麼、怎麼提供價值、怎麼賺錢、怎麼平衡工作.學習.生活的時候,我相信你的家人也能從擔心轉為支持了。
有自己的目標但不斷自我懷疑該怎麼辦
當你會自我懷疑,代表你正在思考,思考著怎麼讓自己變得更好,這完全是件好事。
但同時也代表著你在「通往目標」的路上,有某個地方卡關了。
通常這個時候你就會需要「教練」來幫助你釐清自己的現況,這也是我在很多書本上學習到的。
在我過去的貼文中剛好有分享過,超多本書都提到「找到mentor」的重要性。
可以看這👉https://www.facebook.com/f123006/posts/8258834000801246
那麼我會怎麼建議,我用三點簡短的說:
- 資源盤點: 盤點自己的資源包括時間、金錢、人脈、能力。
- 解除焦慮: 釐清自己離目標的距離、具體應該怎麼努力才能達到目標。
- 執行系統: 將你的目標實際的化為系統及習慣,當你上手了,目標自然而然也達到了。
大概先這樣吧,臨時多出來的一篇文章,已經凌晨1點半了,之後想到什麼再慢慢補,晚安。
我是Russ, 我邊工作邊旅行。
我目前有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幫助你在短時間內打造一項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專業技能,開始接案,最終達成「邊工作邊旅行」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接案常見的兩大迷思:
- 架網站的專業技能,一定要寫程式嗎?不用!不寫程式也能做出單一案子價值10萬以上的網站。
- 接案能力要比上班族更好?不用!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上班族的能力比接案者強大很多,只是思維不同、不知道原來這些能力可以接案賺大錢,突破後你會發現人生可以自由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