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自媒體但是不想讓朋友及老闆知道。其實你只是不相信自己。
做自媒體之前,你必須要相信自己。 因為理想生活的路上,除了資源、方法、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
之前滿常有朋友跟我聊到自媒體的事情,跟我舉例某位Youtuber或是Blogger的生活就是他的理想生活,他很羨慕但是仍舊沒有動力促使自己開始,除了認為自己沒有時間、不信任自己的能力以外,他也很怕被他人說閒話。
剛好今天又在FB某個社團看到一則貼文,決定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跟觀點。
將目標寫在自我介紹上
我的自介
這是我的自介,剛好把 Facebook 的自我介紹欄位打滿上限的101字。
如果你想經營自媒體但遲遲沒有開始,我會建議你的第一步,是將目標寫在 Facebook 的自我介紹上,寫上你想成為的身分、學習中的技能。
當然不一定要選擇 Facebook 這個平台來寫自我介紹,但你一定要選擇一個自己常用且上面有一群朋友或是網友的平台上寫上自介。
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告訴你將目標公開寫到自介上,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FB社團上的大二資工系學生的自介
在FB某個社團上有一位大二資工系的學生說他想成為Googler,希望前輩們給一些建議,同時他也附上自己努力的一些足跡。
雖然我沒辦法給他什麼建議但是還是留了一些鼓勵他的留言。
先拋開成為Googler所需的能力、技能有哪些。
仔細看他的Github上有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就是「Googler」。
「明明只是一個學生,搞不好連工作經驗都沒有,憑什麼用 Googler來介紹自己。
我想在這個世界上一定難免會出現這種聲音,這種可能會影響你讓你不斷懷疑自己的聲音。
但我自己則是非常支持且贊同他這種作法,將自己尚未成為但想成為的目標寫在自己的自介上。
不管是我在大學開的音樂工作室、或是當自由工作者接網站架設的案子。我都會將這些事情公開,即使可能會讓自己暴露在一種「你以為你是誰啊,自己為是的傢伙」的輿論聲音下,我還是會選擇公開。
原因我把他分成內部影響及外部影響來看。
內部是指自我成長的部分,而外部則是指他人的聲音、資源。
內部影響自我成長
為什麼要將目標寫在自介上? 從內部影響來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Fake it until make it」這句話。假裝,直到你成為那個人,那個會讓你打從心底感到內心澎湃,覺得wow這個人好酷,的那個人。那是會促使我讓自己快速進步的動力,或許也可能啟動你的動力。
就像大家有自己喜歡的偶像一樣,我也有,但是這跟盲目追星不同,不是去蝦買他所推出,但自己其實不需要的商品,而是「讓自己去定義出一位在現實中真正存在,而且他正走在你目標前面的一個人。」
定義完想成為的人之後,接著理性的去分析,並分離出要成為這個人所需要的所有能力、技能,接著再把這些想要學習的能力拆解成大目標、小目標,最後是能用單位時間完成的小任務。拆解完後再規劃到年度目標、月目標、週目標、每日目標上面。
當你走累了,心中產生「不可能啦,根本沒有人能做到啊,我怎麼可能做的到」的自我懷疑的聲音時,這個時候公開定義的自介就會開始發揮起作用。
「you become what you believe」
在定義目標前,你已經知道真的有人做的到、而且自己也正相信著自己,這信念足以轉換成動能,讓你心中的理想能實際的一步步實現。
因為理想生活的路上,除了資源、方法、技巧外,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並且實踐。
外部影響
將自己的目標公開的寫在自我介紹上除了有鼓勵自己的效果以外,也會替你帶來外部效果。
這些外部效果有哪些?
當別人知道你正在做某件事情或是努力達成某項目標時,他們可能會提供你一些資源,可能是技能或能力資源、可能是能幫助你的人脈資源,又更進階可能是直接給你案源介紹,這些資源都可能會幫助你更快的達到目標。
如果你問,公開後除了正面影響以外,也可能會有負面影響呀。
要記住一個原則
「不要為了一個討厭你的聲音,讓你放棄去認識一票願意支持且贊同你的聲音。」